為動物發聲研討會場次B綜合論壇

by Kelly Huang

本文將11/14場次B中的綜合論壇以逐字稿、逐位講師提問與回答作為記錄。

講題錄影

請教黃宗潔老師:

  1. 老師認為文學在動物保護中扮演了什麼角色?該如何利用文學堆疊社會聲量?
    文學在動保中的角色如我最後一張投影片所言,因為文學本身就具有反映人心、人性的力量,它可以反映出理性和感性的運作,反映出人的局限、命運、慾望、行為及其代價,這些文本未必都以動物為主角,但在故事之中,那些動物角色也好、或是主角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都會折射出不同時空背景、不同文化的人與環境、人與動物關係,他們呈現出關係的多樣性與價值的多元,從而避免了單一價值的迷思,對我來說,文學是不容許自以為是的,一個一元堂式、只是為作者本人意識形態背書的文本,當然也可以是一個出版品,但它不會是好的文學,這是文學可以提供的視野和思辨,能帶我們去思考更深入的、複雜的,人何以如此,動物又何以如此的樣貌。

    至於文學如何堆疊社會聲量,我想一個好的作家首先必須真心在意他所寫的那些議題,而不是只將議題當成小說題材,或只因有社會熱度甚至政治正確而刻意去操作。當他真正在意,並且透過他的在意與轉化,能讓別人也開始在意,那就是對話與共鳴的起點,也自然會產生他的影響和聲量,但作品有作品的命運,作家只需要對他的創作負責,剩下的,就是讀者與作品之間的交集了。

  2. 老師有提到可以從文字的偏見去看動物的地位,我們也常會聽到使用動物去形容、比較人的特徵,通常都是代指不好的部分,從文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老師怎麼看這件事?是權力的高對低造成的現象,還是其他的緣由呢?
    語言和文字所涉及的動物偏見,當然也有文化差異,從中可以看出某個文化與動物的關係,所以它也是動物文化史的一部分。但整體來說,這些成語或隱喻,往往或多或少地是刻板印象所累積的結果,而刻板印象又來自於人與動物關係的斷裂和疏離,裡面當然包括了權力關係,比方笨得像豬這種形容,先是貶抑對方和動物一樣,再進一步指認這種動物是地位更低下的、愚蠢的、不堪的存在,來達到批評甚至羞辱的效果,在這樣的話語結構中,當然很明顯地包括了權力關係。而此種負面刻板印象久而久之,成為我們對動物唯一的印象和想像時,動物的地位就很難被翻轉,這是何以現在在很多權利運動當中,我們會看到一種「正名」的訴求,或所謂的「微侵犯」,它表面上看似是枝微末節的關注,但某程度上它其實涉及了相當核心的,我們看待動物的態度和價值,今天當動物在我心中有一定地位的時候,我就不會用禽獸不如去形容一個人,因為禽獸在我心中的地位說不定比人還高,那禽獸不如就變成基本事實,而不會成為攻擊他人的方式。但因為話語很大程度也是一種約定俗成或習以為常,因此要改變,我認為是每個人去提升自己對語言的敏感度,會比指責或批評別人的用語更有效。

請教鄭麗榕老師:

  1. 過往動物的存在被賦予較多工作跟功能導向,現在則是被賦予較多不同的情感層面;以往大眾對動物的情感來自牠在工作上的貢獻或是宗教層面,所以不吃牛等等,現今動物在社會的功能日漸多樣,但善待動物卻是較建立在情感、共感跟互動的層面,想請問從歷史的角度是如何看這個現象呢?
    非人動物的歷史還有大片的空白要補寫,牠們的角色應被重估。歷史學應反省的是為誰而寫、寫什麼、寫哪裡。情感上動物和人的交流當然是其中一部分,但此外還有更多被忽略、漠視了。思考如何寫出真實的歷史是史家的基本工作。

  2. 在動物議題教育的部分是否有感受到台灣學生對動物存在的認知有進步或變化呢?
    變與常都是歷史的要素,由於歷史學中的動物轉向是這二、三十年來的新變化,相信不論是教師或學生,在課堂上都可以有更多新挑戰要去面對。教師基於研究專業,已有一套整理過的知識可與學生分享,但還是會因學生的回饋而作調節。動物史的部分,個人教學的經驗也是這情形,部分學生可能已有不錯的理解,但放在歷史的實踐中,大半人需要再更多思考,可以換一付新的眼光來縱覽過去、現在與未來。

請教黃威翔老師:

  1. 在案件現場是如何判斷哪隻動物身上可能會有證據的轉移呢?在採樣的過程中要如何保存證據,但又同時不會傷害、驚嚇到動物目擊者呢?
    我們要怎麼判斷動物身上有什麼證據的轉移,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因為每個案子基本上就是case by case。我們實驗室做的基本上就是把死掉的動物做一個非常標準化的病理檢查,這個標準化的病理檢查跟一般的傳統病歷檢查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會非常仔細地拍非常多的照片,然後檢查全身上下有沒有傷口,有些看不清楚的地方,我們會進行非常仔細的剃毛。我們認為在透過全面的檢查這過程當中,你用更小心的方式,你會發現到有一些轉移性的物證。一旦我們發現這些轉移性的物證,不管是生物跡證、昆蟲的採樣,或者是比方說剛剛早上有講到的可能身上有油漬、油漆的痕跡,甚至是身上有還沒有燃燒完全的化學燃劑。這些東西他其實都有不太一樣、很特定的採樣方式,以及盛裝這些採樣下來的物質的容器。遇到我不熟悉的東西時,我基本上就是會在做解剖或做檢查之前先去問一下警察大哥們、鑑識大哥們或法醫研究所的前輩們。他們可以告訴我比較完整的採樣。

    那第二個問題是在採樣的過程要如何保存證據,然後不傷害、驚嚇到動物目擊者?基本上,在國外假設你去到犯罪現場處理活著的動物,他們其實是一整個團隊一起過去,那台灣的動保案件應該也是這樣子。這一整個team裡面包括了動物保護稽查員,他們平常同時可能會在進行的是動物的保定或是動物的控制。那一旦有人可以進行動物的控制跟動物的保定,現場再搭配專業的獸醫師,這個獸醫師他其實要具備有一些動保案件的訓練跟知道怎麼樣採證,搭配這樣的團隊,基本上你可以在調查過程中,穩定動物的跡象以及清理傷口之前,可以先做很仔細、很全面的採樣。

  2. 老師剛剛有提到可以透過鑑識去觀察動物之間的行為慣性跟互動關係,能否較詳細的說明此部份?

    延續第一個問題,我們其實是需要去探討,就是加害者不管他是動物或是人,他到底在被害動物身上留下什麼樣的痕跡?今天鄧博士有提到的,關心動物的關於情緒方面受到某一些福利的問題。這個其實在動物法醫學裡面,我們也有感興趣這個議題,就是虐待動物其中有一個類型叫情緒上虐待。這個情緒上的虐待往往不是一般的病理醫師或臨床醫師有辦法觀察出來的,他可能需要非常專業的動物行為學家,他才有辦法觀察出這樣的虐待。舉個例子來講,剛剛有提到的關於性虐待的案件,這樣子的案件通常都不會死。可是當動物如果有被加害者長期或者是短期的施加這樣子的攻擊的時候,他可能會在他會陰部部分會有一些傷口,這些傷口可能很快就癒合;但看不到的表現出來是,這個動物的行為會改變。他可能會對於加害者(加害者恐怕就是他的主人)會有一些態度上的改變,那他受到攻擊的部位,不管是肛門或是陰部,可能會在受到攻擊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基本上就會習慣性下意識地會保護這個地方,所以他可能會縮在牆角,或是他可能會靠到牆壁邊、蹲在地板上,他會盡量不要讓他受傷的地方被碰到或是被觀察到。那這個其實是透過動物行為的改變,你可以做出來的一些事情。

    另外一種類型的虐待是有組織性的虐待,就是鬥狗或鬥雞。這樣的虐待在美國其實是非常、非常受到關切的,然後有非常多的案例,調查非常地複雜。這個對動物最直接的印象是,這些狗其實長期被訓練讓他的本性變得越來越兇暴,目的就是為了要跟其他的狗打鬥。這樣案件的狗如果被收進收容所裡面,如果沒有辦法被馴化的話,他最終其實是沒有辦法被送養,因為他很難再適應一個有飼主或者是跟人互動很好的環境。在這樣的領域之中,收容所裡面慢慢發展出一個動物行為學的次專科。這個動物行為學的次的學門,他專門就是在馴化這些具有兇暴的動物,先從評估他們的兇暴性開始,然後再給他們一些馴化的過程,最後讓這些動物就可以社會化甚至進到可以被送養的狀態。其實我覺得鑑識可以觀察到動物行為之間的慣性。很多時候如果我們看到都是一個加害或是虐待的結果,那我們真的能做的就是透過收集證據,然後想辦法去把這個證據關聯到其他的動物,甚至是關聯到加害者人類的身上這樣。

請教鄧紫云老師:

  1. 能否從疾病數量跟類型的變化看見動物福祉的演變,您覺得是否有什麼重大的疾病出現或消失可以窺見動物福祉的進展或是人類社會的發展?

    我覺得這是個非常有趣,而且非常就是one welfare one health的問題,包含了動物跟人類。其實這個問題,我的確是可以發現說,像是從前以前我在念獸醫系常常在實習一直到現在,然後還有在做研究的時候都有發現到一些現象。舉例來說,台灣以前在犬貓的某一些傳染性疾病,像是犬瘟熱等等,以前的盛行率、發生率是非常地高的,那現在其實這些傳染性疾病都已經越來越少見了。所以這代表了什麼?其實就代表說,大家對於動物的健康還有預防性的醫學其實是越來越重視。同一時間,因為我們對於人類對於這些伴侶動物、動物福祉的重視,犬貓跟其他動物也會活得越來越長。那慢性病的狀況,其實也是有越來越多,像可能是他們的癌症,或者是肥胖這個文明病,在動物也是越來越多,從人開始,然後延伸到動物。但是其實這些都在講的是,我們對於動物的照護,對於他們福利的重視,其實是有增加的。當然像肥胖是一個負面的結果,所以結果是好是壞,有時候也不一定。

    那再來是說,我覺得另外一個發現是,像是現在很容易。我不確定在台灣,可是在國外,就是短吻犬,像是巴哥法鬥、英鬥這些狗狗他們其實他們受歡迎的程度真的是越來越高,可是這些狗他們就是會有一些比較嚴重的遺傳性疾病的問題。但是,人為什麼會喜歡這些狗呢?他們就是一個非常可愛、非常擬人化,大家看到他們就會心情很好的狗狗。為什麼我們會越來越喜歡,越來越需要這些狗狗?我在猜想可能也是跟我們人類社會需要這些情緒、需要這些情感,越來越需要的這樣的原因有關。會不會是可能是在人類社會當中,我們越來越疏離、越來越沒有辦法從人類社會當中得到這些情感,然後我們轉而從動物這邊來得到,也是有可能的。最後是,我覺得大家其實現在有越來越重視動物行為的問題,還有在動物死亡之後,我們會做儀式,甚至是有一些飼主會無法忘懷這樣的傷痛,其實都可以窺見說我們人跟動物,伴侶動物之間的關係,其實真的是越來越緊密。

請教顏士清老師:

  1. 野外的群體數量會有一個固定的數量,會自己達成消長平衡,還是會不斷增長呢?
    野生動物的話,他們的數量是會不斷地變動的。但是呢他的變動會跟牠的天敵的數量有關,也會跟他所吃的食物有關。所以他們之間每一種物種它們都不斷地在變動。但最後面呢,他們會形成一個動態的平衡。所以長期下來,他們仍然是會維持一定的波段之間的變化,他不會過多或過少。那把這個現像連結到流浪動物問題的話,就會出現一個很大的問題。我舉一個非洲草原的例子。假設一塊草原上有一百隻斑馬,有一百隻牛羚。那他的天敵可能會有十隻獅子,十隻獅子跟這兩百隻草食獸之間就會有動態平衡,會多一些少一些多一些少一些。但大家都會一直存在。可是當現在獅子突然變成一百隻的時候,那你可以預期這個斑馬跟牛羚會不會全部被吃光光?是很有可能的,那吃光之後,獅子是不是也會全部死光光?也是很有可能的。那野外的流浪狗問題就是這個樣子。因為我們人介入去餵養。會導致說一個地方的夠,他的數量不斷增長,超過原本環境應該可以負荷的量。所以它就變成,本來這邊五隻狗對生態影響是還好的,但是變成五十隻狗那這個地方的野生動物的生態就會嚴重被破壞掉。

  2. 關於犬貓入侵之科學問題:
    2-1
    IUCN百大入侵種名單中,犬未被納入,而是貓。不了解原因為何。經文獻了解,似乎是犬群在他國會受到傳染病防治法以及社危法所控制,而貓沒有。因此造成物種滅絕數相較於貓較少,地域性也不像貓廣泛。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確,也請教老師所了解的情況。

    應該說這些生態保育相關環境議題相關的研究,是歐美國家領先開始在做的,其他國家才會慢慢跟上。那在歐美國家事實上流浪狗並不是一個問題,因為狗對人的安全是有威脅的,所以歐美國家,他們對於沒有主人的夠,沒有被管理的狗的管理是很嚴苛的,因此看不太到遊蕩的狗。也因此,在這些比較歐美國家他們對於狗對於生態影響的研究,相對就少,因為他們並沒有這樣問題。那貓的問題就比較不一樣,雖然說他們這些歐美國家的人,因為害怕狗的安全問題,不接受狗在街上遊走,但他們對於貓的容忍度是很高的。那因此呢,很多的城市或是郊區都有很多的流浪貓在那邊活動,所以他們就會開始去研究這樣貓的一個問題。

    2-2
    貓於名單的主因為造成大量鳥類等小型動物的滅絕,尤以島嶼生態系。此外,相較於犬隻入侵,國際上貓入侵的研究更為大量。台灣亦為島嶼,然而目前社會對犬殺較為關注,也尚未看過台灣的貓入侵科學研究,請問顏老師對此看法如何。

    那這個問題其實跟剛剛的回答是差不多的。過去貓因為大航海時代,被歐洲國家的船帶到傳播到全世界去。那貓的獵食的方式跟狗不太一樣。狗是會群聚狩獵,它可以捕獵比較大動物;貓的話他的狩獵方式是比較隱密的,比較伏擊型的,就可以去抓比如說鳥類,然後一些青蛙這些比較小型或是動作比較快的生物。當貓被引進到各個島嶼,特別是一些太平洋印度洋的小島的時候,這些小島上的生物完全沒有遇過貓這麼厲害的掠食者,所以他們在大航海時代之後,有很多的這樣小型的動物,因為貓的掠食而完全滅絕。所以這個是我們過去所知道的,貓的的確確造成很多島嶼生物的滅絕。那台灣這邊的話,貓很少人研究,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的流浪狗問題其實更嚴重,至少我們現在在野外看到,狗的影響層級應該是比貓嚴重,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不代表貓真的沒有影響,為什麼沒有人研究呢?因為台灣的野生動物相關的研究人員其實並不太夠,然後再來是貓的影響的研究也相對比較難做,我們在野外要觀察到貓是相對困難的。因此,台灣目前是缺乏這樣的研究。其實也很歡迎有志人士可以進來去關心這件事情。

  3. 關於犬貓入侵之法律問題:
    我國受限於野保法對外來種的認知,不包含馴化物種,即犬貓,又因犬貓受到動保法「禁止傷害與殺害」為原則的「特別保護」,以至於犬貓入侵一事相較他物種更為複雜與棘手。請問顏老師對此看法如何,以及在執行浪犬調查研究的限制為何。

    我的看法跟這位提問的人其實是差不多的,的確就是有這樣的問題存在。那可是對於法規如何修改,雖然我自己是有一些簡單的想法,但是因為我不是相關專業的,所以我這邊就先不講我的看法。但總而言之就是,的確我們的野保法、動保法必須要有一些對應的修正會更好,的確現在我們遇到很多的問題都卡在那邊。這其實就跟我今天最後匆匆結束的部分要講的事情是一樣的。我們現在很多的不管是法規、不管是實務上的管理政策,常常都限於單一物種的層級,甚至個體的情感的層級,那這樣就會淪為有點就是見樹不見林。我很希望未來不管是法律、不管是實際的行政作為,應該要把這個思考的層級拉高到整個生態系,甚至包括人身安全、環境問題一起去做設計,這樣才不會像現在很多的管理手段都是無效的。

    那我們的野外執行浪犬調查研究的限制。目前的研究調查限制倒是還好,但是偶爾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這些教材研究。像有一些行為可能會跟當地的愛爸、愛媽(立場)可能是相反的,譬如說我們可能會有些研究需要捕捉,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去跟當地的餵養人去合作。可是有一些餵養人如果不願意合作,我們可能就會受到一些限制、受到一些干擾。這些東西其實我們也是一直在摸索,如何去應對這樣的人的問題。

請教蕭人瑄老師:

  1. 現今動物跟人類的生活界線模糊,除了圈養造成的刻板行為外,動物行為是否會有模仿或受人類影響造成的改變呢?
    「動物行為是否會有模仿或受人類影響造成的改變呢?」會的,其實人的行為也會因為動物的存在而改變。因為人類社會中的動保意識抬頭,所以過去已經存在的人與動物間的議題開始浮上檯面,加上人與各種動物的接觸機會增加,更多種類的問題也逐漸出現,這些對社會來說都是新的,需要更多相關研究的探究與紀錄,不過台灣的學術界或許因為研究興趣以及經費贊助單位的取向而對這方面尚未有太多累積。其實,對於群體動物來說,後天學習是相對重要的,所以對人、黑猩猩、猴子等來說,都會因為外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改變的基本目的是為了適應與生存,而模仿又是學習的方式之一,若模仿後沒有獲得實質的利益,可能這個模仿也就不會被保留。

  2. 關於動保教育的問題。我是現在就讀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的研究生,在環教所所了解的「動保教育」有幾個疑問:
    2-1 過度注重情意與態度,缺乏動物知識的基礎。

    有關動物的生物學基礎認識,如人擇馴化動物與天擇野生動物的差異,致使有人認為犬貓牛羊生活與自然界是常態,認為接觸農場等同接觸自然環境等等謬誤。

    2-2 缺乏探討人差別對待動物的態度。
    我國動保研究中超過九成以犬、貓、保育類及黑猩猩等同伴動物、明星物種與似人動物為例。但事實上國外的道德心理學研究皆證明人對於陌生、恐懼、厭惡等動物的態度是極度消極的。然而我國的動保研究仍旋繞在較為積極態度的動物,我認為對動保精神的進步是個盲點與阻礙。

    2-3 缺乏探討動物衝突時的生命教育態度。

    2-4.缺乏對「自然中的野生動物福祉與權利」的討論。
    野生動物在動保教育中,除了狩獵或展演等人為利用行為外,棲地破壞與入侵種危害等「間接殺傷動物的行為」僅被歸類為「生態問題」,而非個體福祉的侵害。

    感謝您的提問,您提出的這些面向也都是值得探究的,目前多集中朝向情感與相對正面的取向探究,或許是因為你在環境教育研究所這樣的環境中,也可能因為我們的民族性不習慣將衝突搬上檯面來討論(這是我帶模擬遊戲以及在生活觀察中的體認),也或許因為我們其實還不擅長衝突解決(這也是)。我覺得您的提問比較像是您在分享自己的觀察,所以我不確定問題在哪裡,也因此不知道要如何回答,但我可以留下我的聯絡方式(susanshiau@gmail.com),我非常樂意跟您討論這些想法,如果您考慮用這些問題來做碩士論文研究,那就太棒了!謝謝!
  3. 讓同學去觀察動物行為,算是公民科學家的教育嗎?
    我想說觀察動物行為是每個人都可以的,若站在環境教育的立場,我是用於透過觀察來建立觀察者對對方的理解以及與對方的情感連結,但是較嚴謹的作法是要先具備觀察動物的基本態度,也就是專注於看到的以及行為發生的情境,且不要對被觀察動物的行為作過度詮釋,而這一點對於一般人來說其實是困難的,需要練習。至於公民科學家,我想會需要後端那些將所觀察資訊做統整並分析的步驟,才能成就這些觀察者為所謂的公民科學家,此外,公民科學家似乎需要建立在對特定某些行為或是項目的觀察來匯集資料。我想公民科學家會是一種科學的資料收集整理與呈現,特色在於許多人同時投入更大範圍且更長時間的收集,不過我想我還是需要對「公民科學家」的定義做進一步認識,以上僅是直觀的想法。

請教許又仁老師:

  1. 剛剛有提到經濟動物未列管昆蟲及繁殖動物,雖然貓狗寵物等被劃分在同伴動物內,但若是因為買賣而被育種及繁殖的動物,是否都應該被列管於經濟動物內?
    這一題的話,答案當然是yes。因為經濟的買賣行為,他如果在貓狗身上被,有被要求的話。那其他動物當然理所當然應該要被要求。那,因為呢就是這個管理的目的當然就是有考慮到對環境的衝擊,還有就是能追蹤飼育主的責任。那如果你都認為貓狗要動了,那其他動物怎麼可以不要呢?我們舉個例子來講,其實像這個比如說像綠鬣蜥好了。你今天這些繁殖如果沒有去做規範,那今天大部分繁殖之後發現你放在野外,他就直接在外面吃buffet,我需要再抓回來就好了。他久了他不做生意,他就留在那邊。這個狀況其實在一般的民間時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所以當然要積極列管。如果你有涉及到經濟的動物的買賣行為進而繁衍的話,當然要列管。那變成是說農委會的障礙應該會在於說要多列管一個動物,那他目前沒有相應的法規,所以他告訴你說法規沒有規範,那就很容易有漏洞可以鑽,所以這個部分當然是要設定來做,我們才能夠徹底解決外來種的問題。那因為農委會因為作物改良跟各種關係,有很多生物的進口,我相信都有一些值得被檢討的一個理由啦。那所以變成是動物買賣,如果純買賣就不管理他繁衍跟後續,那當然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一定要列管,不然的話這個的話對於你就是做得再好的民眾宣導,可是一直有一個漏洞源源不絕地造成問題的話,那我相信這個就不是大家所樂見的。這是我對第一題的回答。

  2. 里山保育與環境推動會不會影響地方發展,應如何取捨呢?
    我必須講說,他其實是不衝突的。應該說,里山跟保育是兩件事情,因為里山是村落發展問題,所以我才說,里山不等同於保育。里山倡議其實是日本在面臨他地方創生課題上面的倡議,因為他突然發現說這裡不積極生產有環境的價值之後,我們用另外一個方式來對待環境,這就是里山倡議真正要做的事情。那我們發現說,事實上近年來環境保育之於經濟,現在談永續幾乎快要搭上了所謂保證銷售這件事情。你會發現市面上有非常多的產品或是在國外的文創開始重視動物保育,開始有這種環境教育核心的東西,藏在一個精美的設計的東西背後去傳達它相關的理念。所以你會發現說大家在這一種對於動物的保護的意識提高,對環境的愛護意識提高的時候,消費者越來越知道說你買一個東西是買背後的百工,他當然會優先去選擇對環境友善的東西,我們總不希望說買一個東西去助長了一件我們認為對環境破壞是有問題的事情。比如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部電影叫《血鑽石》,我們才意識到血鑽石這背後,在這個奢華產業背後所代表的人權問題。同樣地,他也會影響到現在大家看到是對環境破壞的問題。我們會對環境有利用的需要,但是我們也要去談我們怎麼樣去永續跟他共處,而不是用耗竭性的方式去利用環境,這最後其實會自傷到人類本身。所以其實,這個部分在雖有價值上面的衝突,但並非沒有權衡方法,而且在那個界線當中其實是可以促進產業轉型的,所以他跟地方發展其實不衝突。那問題會發生在哪裡呢?問題是,如果我們的想像其實是已經侷限在地方發展只能用一個方法的話,那當然你就覺得沒有解方。我想這可能會是教育的意識跟未來的倡議,大家可以緊密結合地方來解決相關的問題。

請教唐玄輝老師:

  1. 現在流行一個思維模式叫做 Design Thinking,此思維與產品開發的模式是否可以應用在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上呢?

    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看《設計思考全攻略:概念X流程X工具X團隊,史丹佛最受歡迎的商業設計課一次就上手》。這個概念大概是二十年前所提出來的。基本上是用就是設計領域常用的一些方法去解決一些相對來講比較困難解決的問題。例如說像動保相關議題,或抓紮相關議題,每一年農委會或是各個地方組織都花了不少金錢跟想法在運作,但是似乎這個問題還有蠻多可以運作的空間。所以也是因為在這樣的氛圍下,農委會就邀請我們團隊來做這件事情。那基本的方式跟設計思考的運作其實是很像的。但是在實際場域上來講,我們目前在這個案子,今天發表的部分,還是在設計思考前期如何在瞭解問題的上面的一些內容。例如說,我有在幫板橋動物之家做的那個,就已經比較是在解決問題的方式做事情,所以簡單來講,在這個議題裡面,我們再來會朝向解決流浪動物問題有兩個方向,那會是明年計畫的部分。所以簡單來講是說,我認為設計思考可以解決掉部分在實際場域裡面所面臨的問題。但是,同樣地,在很多思維方面的改變,我覺得可能還是要這次在場的不同的專家,從生態、法律各方面的角度再去切入,應該可以把這個問題做相當程度的緩解。

請教張茂萱老師:

  1. 您提到了很多同一件事情持不同角度與身份而產生溝通不良的狀況,請問是否有較好的方式可以達成和諧的溝通呢?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困難,因為其實剛剛我所有分享到的東西都是各種溝通不良,但是因為溝通不良這件事情,他其實是一直不停地存現在我們生活的周遭,我們不一定是為了跟動物的事情跟別人溝通不良,我們也有可能會因為你買一個東西,消費產生的糾紛有產生的各種溝通不良。所以,在我處理各種溝通不良,加上我自己本身可能也不是一個可以很好好跟別人溝通的人,我覺得最可能要求自己的,就是先冷靜下來,然後好好的聽別人說。我在處理很多溝通糾紛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發現,大家都只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很急著想要把自己的「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一股腦地丟在別人頭上,但是其實在A想要表達,B也想要表達的時候,我們忽略了就是如何冷靜下來聽別人說。這個我覺得是要促進和諧溝通的第一點,我們要先知道他的意見是什麼,然後才能夠慢慢地思考說,在他這樣子的意見下面,有哪一些是也許我真的做錯的地方,或是有哪一些是他的意見真的不對,我們可以跟他說,然後慢慢地溝通。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冷靜,我們不能在一開始要溝通的時候就情緒化,因為一情緒化以後意氣用事,也許很多的事情都談不下去了。那像現在視訊,我們可能沒有辦法揮拳頭,但有時候(現場)可能一個杯子的水就飛過去,這些就是都會影響溝通的障礙。但是如何可以讓動物的議題--尤其是有的時候是一個意識形態,像我們現在講話,我都會覺得每一句話都要好小心,也許一個用詞沒有表達得非常精確,其實也會讓別人感覺到不舒服--這些議題上,我們要去溝通的時候就需要非常地小心跟謹慎。

  2.  

    建議張茂萱老師的想法:有關研究野生動物的人眼中的貓。
    建議可用「環境本位(環境倫理)」還是「生命本位(動物倫理)」來劃分,而非用野生動物研究者來「標籤化保育人士」。以生態環境本位的人,價值排序上可能比較將生態整體效益置於個體生命。
    有些保育者不僅愛野生動物,本身也十分愛貓狗。然而我們並不是認為貓狗犯罪,而是社會上有些「自許善人」的愛貓狗者「間接害死更多」無辜的生命時,卻不正視自我認知失調的現象而不滿。
    因此想與老師澄清,用加害者的詞彙僅表達野生動物受到痛苦,而不僅是生態的一份子,以及「人要為間接傷害動物負責,而不是以善與愛之名忽略這個蝴蝶效應的事實」。

    非常謝謝您給我的建議,環境本位和生命本位真的是更好更精確的名詞表達,後續也想再持續加深我自己對這塊議題的背後原因理解和分析。非常謝謝。

2021 為動物發聲:動物保護議題跨領域的學術x教學x實務工作研討會

活動介紹活動入口網站
主辦單位:教育部、中興大學「浪愛齊步走-流浪動物減量與福祉實踐」計畫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計畫、臺灣動物與人學會

You may also like